下沉年代
下沉年代
[美] 乔治·帕克
Share
译者:刘冉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 9787549633425
阅读《下沉年代》,如同坐在第一排观看美国梦的午夜葬礼
“这是一个时代苍凉的侧影:受挫的努力,被辜负的信任,凋零的生机,以及日渐黯淡的希望。力透纸背的书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呈现了美国三十多年的沧桑巨变,也为当下社会撕裂的悲剧写下了发人深省的前传。”——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
☆ 延续《光荣与梦想》时间线的美国社会内层新史,一部定义我们时代的史诗
☆ 一本书写尽美国梦碎三十年:四个人的一生,四个阶层的剧痛,一代人的失败挽歌
☆ 许倬云、刘擎、周濂、欧逸文推荐,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超20家机构年度好书:
《纽约时报》年度关注作品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年度最佳好书 | 《金融时报》年度最佳好书 | 《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政治作品 | 《新共和》年度好书 | 《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好书 | 《科克斯书评》年度最佳非虚构作品 | 苹果iBooks年度最佳好书 | 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好书 | 《波士顿环球报》年度最佳好书......
☆《纽约客》资深作家操刀,新世纪非虚构顶峰之作,入选 Slate 25年来最佳50本非虚构
————
仿佛在一夜之间,世界轰然倒塌。所有老派的行事规矩和道德准则被抛在一旁,华盛顿的说客比政客还多,纽约交易部门不再有禁忌,佛罗里达州的楼价跌到谷底,铁锈地带的钢铁工厂相继关门,南方的农场不再耕种烟草。富者更富,穷人更穷。
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乔治·帕克跟踪四位不同阶层的60后美国人——追逐美国梦的南方白人农民,失去工厂岗位的非裔女性工人,在华尔街和华盛顿之间穿梭的精英,借互联网经济发迹的硅谷大佬——展现四段沉浮人生,揭开四种阶层剧痛,写出一代人的愤怒与悲哀。
这是唯一一代生活不断下沉的美国人:他们生在战后经济增长的黄金年代,摸爬滚打半生后,却迎来传统社会结构的轰然倒塌。
在主角的故事之外,此书如电影镜头般扫视美国近三十余年的社会变迁,绘成一幅文化、经济、政治交织的全景流动长卷。作者为政客纽特·金里奇、作家雷蒙德·卡佛、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唱歌手Jay-Z等人立传,以十位时代偶像映射出十种或回响、或沉沦的时代精神;也记下成千上万迷失在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者,成千上万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者,成千上万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沉默者,写尽美国梦碎三十年。
阅读《下沉年代》,如同坐在第一排观看美国梦的午夜葬礼。这是献给每一个美国人的安魂曲,也是一本关于时代转折及世界剧变的当下启示录。
————
乔治·帕克指出今天的美国正在解体,旧日熟悉的机构,如地方小银行、工会会所、工厂厂房、教堂,以及地方活动主体的各种从事社会服务的“俱乐部”,正在逐渐消失殆尽。美国国内不仅有阶级的区别,还有人群之间的区别,个体也在寻找自己的属性和类别。各个群体,也都在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地位。社会成员中弱势者,又在争取个人完全的自由和平等。如此横切、竖切的后果,是美国最后会被切割成为许多孤立、离散的个人。——许倬云,历史学家
这是一个时代苍凉的侧影:受挫的努力,被辜负的信任,凋零的生机,以及日渐黯淡的希望。力透纸背的书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呈现了美国30多年的沧桑巨变,也为当下社会撕裂的悲剧写下了发人深省的前传。——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下沉年代》有点像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试图通过一个年代,书写更为漫长的社会变迁。《纽约客》资深作家帕克巧妙地将大人物和小人物交错着写,兼顾造就时代的人和被时代造就(或毁灭)的人。——方柏林,旅美学者
如同乔治·奥威尔的作品,乔治·帕克的写作带着一股道义之力。《下沉年代》,一本横扫一切、铿锵有力、以至于每个人都应该阅读的作品。——大卫·格雷恩,著有《花月杀手》
《下沉年代》是我们国家过去三十年来发生的非凡故事。乔治·帕克写就了一部定义我们时代的史诗,读起来奇妙、亲切和真实。——戴斯特·费尔金斯,著有《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
乔治·帕克呈现了我们生活和时代的历史,以洞察的眼光捕捉到我们失去的美国。——劳伦斯·赖特,著有《末日巨塔》
现在,那些在第二次经济大萧条中破碎的心灵和生命,为自己找到了雄辩的代言人和狂热的捍卫者:乔治·帕克。《下沉年代》是美国的悲剧,亦是文学的胜利。——大卫·弗鲁姆,美国知名时评人
独创,锋利,勇敢,至关重要。我这么多年来读到最好的非虚构作品之一。——凯瑟琳·布,著有《地下城》
乔治·帕克为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契约写出一曲忧伤但又如爵士乐般轻快的安魂曲。在这片越来越吵、难以抑制的土地上,你会为那些活在越来越沉默的绝望生活中的人们发笑和落泪。——大卫·M. 肯尼迪,普利策奖得主
————
结合小说般的叙事和严谨的纪实报道,乔治·帕克撕开美国表面下的破碎裂痕。通过贯穿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经济衰退,他以敏锐的眼光审视银行家和华尔街,同时追踪我们诸多经济基础设施的痛苦解体。他精准描绘了奋斗者和普通工人的肖像,对富人、野心家、乃至恶臭的名流进行了快照般的捕捉,生动展现了富层阶级与平民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美国国家图书奖授奖辞
从现在开始的一百年里,第一本能让人理解这个时代的书,可能是乔治·帕克的《下沉年代》,一部既详尽又意义深远的里程碑作品。——《西雅图时报》
一本兼具野心和慈意之书,以多重角度看待当下的美国。书中充满蜂鸣般的悲情和愤怒,对那些困在校准不当的金融机械齿轮的人们传达了特别的同情。——《纽约时报》
从沃尔特·惠特曼到约翰·多斯·帕索斯,从诺曼·梅勒和厄普代克到汤姆·沃尔夫和亨特·汤普森,小说家和记者总能在普通美国人的生活中发现顽强且机敏的个人主义,对机遇的坚硬信念,以及走出黑暗时代的道路。当下,帕克对国家现状进行了灰暗的描写,令人痛心,却也真实准确。他没有提供虚假希望,亦不给出好莱坞式结局,但是在另一种美国创造力中,在雷蒙德·卡佛式故事和爱德华·霍珀式画像中,在人的尊严和心灵中,他找到了一种力量——当人们因生活崩溃而深感孤独时,这种埋藏在肌肉记忆中的力量会爬升上来。——《华盛顿邮报》
《下沉年代》是一部将叙事推向极限的非虚构作品,直抵通常只有虚构作品才能达到的罕见层级。它写了一部伟大小说所能写尽的一切,但更为特别的是,它也完成了小说似乎不再愿意做的事——更为有趣,更愿意做实验。作者帕克迅速转换视角,打乱叙事,相信读者会在令人震惊的平行叙事中做出自己的判断。——《Esquire》
《下沉年代》是一段献给迷失时光的抒情安魂曲,为了那些被裁减的梦想和屈服的希望。这本书让人着迷,也令人心碎,它是一部丰盈的艺术之作,展示了所有失去希望和允诺的美国人如何受苦。——《每日科斯》
作为《纽约客》特约作家,乔治·帕克是美国最好的非虚构作家之一。就其敏锐性而言,《下沉年代》更像是一本小说,而不是非虚构作品。此书更有感染力。——《金融时报》
一本庞大、高度原创的纪实作品,证明了在这个世界上,新闻报道的未来并不黯淡。帕克的写作是一场险峻的冒险,让人为之侧目。——《纽约书评》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帕克出色的叙事如同狄更斯本人第一次将所有这些历史都融入一本书中。这本书事关各种各样的人,无论贫富,他们都陷入经济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持续风暴中。人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珍爱之物尽被销毁。帕克以绝对专业的纪实手法讲述了人们的故事,却比大多数美国当代小说敢于做到的要更加详尽,更有质感,当然,也更具野心。——《洛杉矶时报》
帕克发出一种异常清晰、充满人道的美国之声,它继承了纪实文学的传统,让常人生活超越日常。当我们的后代审视这个现代帝国的遗迹,并从中筛选出文化残骸,这样的美国之声便是延续久远的微小宝藏。——《独立报》
除了本身题材外,《下沉年代》更像是一本实验小说,以其书写的范围、对当代生活质感的体现及包容不同思想的方式,从扬斯敦的社区组织者写到自由主义互联网大亨,它会让读者们联想到“美国三部曲”和《无尽的玩笑》。诸如书写鲍威尔的传记体文章,发在《巴黎评论》中也并不违和,因为这本书不只是关于真相,更是充满智慧、讽刺和惊人的想象力。——《巴黎评论》
帕克的叙事是文学性的,而非规范性的:他不提供政策建议,也不谋求崇高。如同一本伟大的政治小说,《下沉年代》以前所未有的清晰揭示了一个问题,但让读者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案。但是,这既是一个绝望的故事,也是一个坚韧的故事。帕克的角色们会做出或好或坏的决定,享受意外好运和不幸,他们竭力维持,他们屈服于生活,接着又更加努力。他们的生活值得被细细讲述,不仅因为具有启发性,更因为它们是如此美丽动人。——《华盛顿月报》